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心智建構記憶圖

教學策略:心智建構記憶圖
教學說明:「心智建構」名稱多元,有稱之為「心智圖」、「心智地圖」、「架構圖」、「蜘蛛圖」等等不一而定,也有相關電腦軟體(mind map)可供使用,其理論基礎與美國地理科課程標準裡面所謂的「心智圖」並不相同,為與其區別,而且此種教學策略著重在讓學生能夠更清晰記憶所要學習的教學單元,所以將其名稱稱為「心智建構記憶圖」。
教學步驟:
其理論基礎應用在教學上,林榮梓老師依據實際教學經驗:
完全空白的橫式筆記本(小學階段建議使用數學空白作業簿)
教學主題在中央(例如某事件)。
圓圈要小一些,不能大過旁邊的延伸主題。
  筆者在教學使用經驗中,認為結構層次有一定順序,在歷史課程中可以以事→人→時→地→物(特定的事件中,有哪些人、時、地、物發生)的順序來進行心智建構記憶術的筆記。
符號→圖畫→關鍵字(每一個細目,不超過七個字)的優先順序使用。
色彩的使用,應用與課程相關連能產生聯想的色彩應用。
心智圖的結構層次是放射狀,並可做成聯想的關連性。
結構層次有一定的順序,按照順時針方向敘寫教學名稱,由北邊(十二點鐘方向)→東邊(三點鐘方向)→南邊(六點鐘方向)→西邊(九點鐘方向)的順序續寫(畫)。提醒:此步驟為「心智建構記憶圖」筆記的關鍵寫法。
教學完畢後進行練習,簡報上學生反覆練習,逐一出現空白格子,學生說出或者填出課程內容。提醒:此步驟為此策略有效的關鍵所在。
教學應用:社會課程都可使用,但在實際教學經驗中,筆者建議在歷史、公民課程使用效果良好。
地理課程需要畫的是實際位置、實際地圖、象徵符號等,比較不適合使用。

教學策略:心智圖的筆記
教學說明:將課程形成結構,一目了然有利於社會課程學習。這種心智圖可以當成社會教學的架構圖,每一個架構下再細分教學單元。
一個歷史人物、一個地理環境、一個主題周圍事件的特徵。例如,
 林獻堂這個人在日治時期的主要特徵。
 臺灣西部海岸的主要特徵。
 清領時期族群的融合有些特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