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社會領域教學之省思





 (圖片說明: 100.10.20社會輔導團讀書會)



社會領域教學之省思/許燕卿


九年一貫課程將學生學習內涵分成七大領域,社會領域雖然從三年級才開始教授,卻已在低年級的生活領域裡有了一些伏筆。
筆者接觸社會領域教學多年,自感教而後知不足,很幸運的成為社會輔導團的一員,在這些年輔導團對我的培育之下,讓筆者的專業日益成長,期許自己能有更多元的教學理念與精神,豐富孩子的學習,也讓自己更精進。
以下僅將個人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盼能達拋磚引玉之效,大家共同切磋。

教學前的準備
一、發揮專業科目知能與教學能力
(一)能明確認知各單元教學目標,包括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教學
標。
(二)熟悉教材的組織、編排,廣閱各種教學方法。
(三)營造教學情境與妥善佈置教學空間。
二、整合及應用教學相關資源
(一)統整各領域教學軟、硬體資源。
(二)尋求家長、專業人士、社區及社會資源,豐富教學內涵。
(三)整合各領域知識網路。


教學歷程的掌握
一、實施有效教學
(一)依據各單元教學目標,設計創新教學活動,培養良好的學習氣氛。
(二)運用學校各種視聽媒體教學,進行資訊融入教學。
(三)配合課程內容,規劃校外教學或參觀活動。
二、豐富教學內容
(一)融入新興的時事課題,與生活經驗結合,增加體驗的學習經驗。
(二)涵養國際視野及鄉土情懷。
(三)能與其他學習領域的教材統整。
三、展現教學方法
(一)了解學生個別差異,運用鷹架理論、比馬龍效應,開發學生的無限潛
能。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安排適當的教學情境,運用輔具、科技工具及媒體,增進學生學習效
果。
四、多元學生作業
(一)訂定主題作業,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團隊學習、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機會

(二)確實掌握教學的重點,鼓勵學生發揮創意。
(三)配合時空、圖像、書面、動作、聲音等多元靜態及動態的作業呈現

五、重視個別差異
(一)良性的親師生互動,重視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及不同能力表現。
(二)提供小組合作的機會,讓學生進行互動式的學習。
(三)課程內容應強調認知與技能,歷程與方法,以及情感與價值觀的
養成。
六、提升活動內涵
(一)了解學生的能力、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的動機與興趣。
(二)提供學生創意的思考間,培養欣賞表現的氣度。
(三)結合社區、社會資源,根據課程辦理學習生活體驗活動。

善用評量回饋
一、落實學生成就評量
(一)依據各單元課程目標訂定適當的評量方式。
(二)建置學校學務電腦成績管理系統。
(三)兼顧多元與多層次目標、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
二、適當的評量方式
(一)從注重紙筆測驗轉變為重視鼓勵、回饋與調整。
(二)從量化的成績轉變為重視學習質性的分析。
(三)提供學生互評與自評的機會,培養不同的看事情角度。
三、培養終身學習習慣
(一)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與態度。開發學生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意願。
(二)建立學生喜愛閱讀的習慣並參加讀書會及心得分享。
(三)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並能使用圖書館資源。

教學的樂趣在於面對不同課程內容做不同的教學方式調整,而教學的奧妙則在面對不同特質孩子做不同的詮釋方法呈現,社會領域不但要培養孩子的國際視野,更要培養孩子的鄉土情懷,說使命太沉重,期盼能陪伴每個孩子走過一段探索知識的童年。








1 則留言: